触拓科普:国产化与信创的定义和区别?
一、国产化的定义
国产化主要是指一个
在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等)供应方面,提高本国产品的自给率,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其核心在于产品的产地来源和生产主体所属
属性。
硬件方面:例如计算机的 CPU(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等核心硬件部件由本国企业设计、制造。以国产 CPU 为例,像龙芯等品牌,其研发和生产都在国内进行,利用本国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等资源,逐步替代进口的 CPU 产品。这样可以降低在关键硬件设备上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保障
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硬件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软件方面: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软件产品的国产化。国产操作系统有麒麟操作系统,它是基于 Linux 内核进行开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在功能上能替代国外的 Windows 等操作系统,用于政府办公、国防等关键领域,保证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控性,避免因使用国外软件而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技术封锁等风险。
二、信创的定义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它是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的一种战略举措。信创产业的核心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的全产业链安全可控。
基础硬件层:包括芯片(CPU、GPU 等)、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确保这些硬件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能够满足国内各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比如国产的飞腾服务器芯片,为国产服务器提供强大的运算能力支持。
基础软件层: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以数据库为例,国产达梦数据库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服务,其在功能完整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能够有效替代国外的数据库产品,如 Oracle 等。
应用软件层:像办公软件(WPS 等)、行业应用系统(如政务管理系统、金融业务系统等)。这些软件需要和底层的硬件和基础软件良好适配,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应用生态。
三、国产化与信创的区别
范围不同
国产化:侧重于产品的产地或者生产主体是本国企业,重点在于替代进口产品,主要关注产品的来源。例如,简单地将国外生产的某型号芯片生产线转移到国内进行生产,这可以看作是国产化的一种体现。
信创:信创涵盖的范围更广,它不仅仅是产品的国产替代,更强调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从芯片设计制造、操作系统开发、数据库搭建到应用软件的适配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创新和整合。例如,信创要求国产的办公软件与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之间能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流畅交互、功能高效配合。
目标导向差异
战略层次不同
触拓科技国产化
触拓科技在国产化路上已经完成一定的探索与创新,对于商用显示行业而言,最基础的莫过于在现有的国产化硬件与国产化系统上开发与支持信息发布系统、触摸互动系统等,触拓经过不懈努力,国产化的信息发布系统已经上线,国产化的CPU主板方案已经量产,服务器端已经支持银河麒麟系统、统信系统,播放端更是支持:星光麒麟,统信UOS,鸿蒙HarmonyOS等。